分类:汽车知识
2022-06-25
486082
很多人在遇到长下坡的时候,还只用刹车来让车辆达到减速的目的,那么就大错特错了。汽车的刹车在长时间的使用的情况下,由于是动能持续转换成了热能,如果在还来不及散热的时候,温度就会越来越高了,最后就会导致刹车失灵甚至出事故的。
那么汽车在下长坡的时候要挂什么挡位呢?实际上这个问题是很简单的,在开过车几次以后,或者是接触过自动挡之后,经过了几次的下坡,就会知道下长坡应该挂什么挡是个多么幼稚的问题了。因为驾驶方式从来就没有固定的技巧,而是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因地制宜才是最关键的。
会有很多的人说,这不就是一个下坡路段吗?说这话的那是因为你没有走过坡度很大,而距离又很长的路段,在这样的路段往往是不需要加油门的,车本身就能因为自重的原因而不断的加速,而在D挡的情况下,变速箱会因为省油的取向,也会不断地升挡。
如果不去控制车速的话,那么很快就会升到最高挡位的,在这个时候,就只能通过不断的点刹来控制车速。而这时候会发生刹车的热衰减,导致了刹车的距离延长,制动力也会下降,甚至还会出现刹车失灵的情况,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绝大部分在长下坡路段的事故,都是因为刹车失灵而导致的。
那么有人就会觉得,家用车是不需要担心刹车热衰减的,刹车热衰减的都是大车,因为大车使用的是鼓刹,它的散热也不好,而且家用车使用的都是碟刹,它的散热性能要更好一些。因此家用车发生刹车失灵的概率确实是很低的,但是热衰减还是存在的。
其实无论是鼓刹还是碟刹,刹车热衰减也都是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了。而在很多的长下坡路段,是不需要刹车失灵的,仅仅只是制动性能的下降,这就可能导致危险的发生了。那么家用车在下长下坡的时候,用什么方式才是安全有效的,才能够确保万无一失呢?
首先手动挡的车型和新能源的车型,在下长坡的时候都是比较安全的。新能源的车型,可以利用动能的回收来控制汽车的速度,将动能回收的挡位拨到强回收,而且在下长坡的时候,不踩油门就有很长的制动效果,也就能比较平稳的控制车速了。
而手动挡的车型在下坡前首先要降低车速,使车辆以缓慢的速度进入到下坡道。在下坡前换好适当的挡位,一般是应该选择二挡或者是三挡,严禁在进入下坡路段以后再起亚换挡。并且在长下坡的路段,严禁去空挡滑行,必须要挂入适当的挡位,利用发动机的牵制作用来降低车辆滑行的速度。
在长下坡路段要慎用制动,在下坡前应该试验制动的性能是不是良好,如果是有故障,应该在排除了故障之后然后再下坡。并且在下长坡的途中,可以间歇性地使用制动,以便有效地控制车辆的下滑速度。尽量避免使用紧急制动,而且必须在紧急制动的时候,需要在车辆保持正直前进的状态下才可以进行制动。
那么自动挡的车型呢?有的人会使用陡坡来缓降功能,陡坡缓降一般是适用于一些非常陡的道路的,而在长下坡的路段,虽然下坡的车速会不断地加快,但是还没有到那么大的坡度,使用陡坡来缓解速度会太慢。其实如今的自动挡车型,大部分都是可以用手动来控制挡位的,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安全控制车速。
其实S挡是运动模式不假,但是它只有是到了红线区才会升挡,所以是可以用它来保持挡位的,谁会在下长坡的时候还深踩油门呢?而M挡其实就是手动模式,是可以直接控制挡位。使用的方式就是通过换挡拨片或者是排挡杆上来加减的一般是前后推动排挡杆来进行换挡。
因此汽车下坡最安全的办法就是挂低挡位,使用“发动机制动”。适用于手动挡与自动挡汽车,挡位越低它的作用也就会越强,它具有辅助脚刹的作用,是为了安全起见,要适当使用的减速方法,尤其是在下坡或者是高速公路上减速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