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汽车知识
2022-06-23
171433
目前,市面上在售汽车的油表有两种显示方式,分别是机械指针式和电子式。
机械指针式油表,通过指针和油量刻度来显示剩余油量。这种方法比较准确,但是显示的信息比较少。
电子式油表,通过行车电脑的计算,直接将油量以数字的形式显示到仪表盘上,比较直观且显示的信息比较全面,包括剩余油量、可续航里程等。
但不管是哪种显示方式,
仪表盘所显示的油耗是真实的油耗吗?
它又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今天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汽车油耗的计算,主要依靠油耗传感器的测量。
通常,油耗传感器会装在喷油器上,通过感知喷油脉宽和喷油压力,来计算油耗。
喷油脉宽,指的是喷油的时间长短;它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随着发动机转速、负荷和进气量的不同而变化。
理论上,这样获得的耗油量是比较准确的。但实际上随着汽车的使用,喷油嘴积碳也会增加,那么实际测算的油耗就会出现偏差,也就没那么准了。
除此之外,对于不向外提供喷油脉宽数据的车型,一般采用空气流量数据,来间接计算耗油量。
这是因为发动机工作时,燃料必须和吸进的空气成适当的比例(即空燃比),才能形成可以燃烧的混合气;
所以通过对空气流量的测算,就可以推断出油耗量。像第三方油耗计,如OBD盒子(车载智能感知器)就是这样计算油耗的。
一般来说,理论空燃比是14.7:1,但是在实际运转过程中,会因为密度、含氧量、燃料的不同,进而造成油耗量的误差。
最后,百里油耗法,先去加油站把油箱加满。然后跑个100公里。再去把油加满。第二次的加油费除以汽油单价等于100公里所消耗的汽油。(当然这100公里,跑高速就是高速油耗,跑市区就是市区油耗,跑综合就是综合油耗。不同路况油耗是不同的。)
如果里程数是已知确定的,那么油耗算下来基本上是准确的;但如果是汽车显示的,那么这里又涉及到实际里程的测算误差。
由于里程数,是ECU通过前轮的ABS轮转速传感器来获得的;传感器,通过测算单位时间内转过的齿轮数量,得出车轮转速,进而算出里程;但实际行驶的里程,会由于胎压的不同,磨损程度的不同,造成车轮直径的不同,进而出现误差。
总的来说不管通过什么方式,仪表盘显示的百公里油耗都是存在小小的误差的。
所以我们看到《汽车燃油消耗量试验方法》里面,允许里程和耗油量数据分别有0.3%和2%的差距。但不管怎样,车还是自己开,油还是该省则省。
那都有哪些可以降低油耗的办法呢?
1匀速行驶。急刹急起步,会使汽车所消耗的油耗增加。
2避免频繁变道。不断急加速、制动,会使发动机工作不稳定,使得汽油无法充分燃烧。
3减轻车辆负重。负重行驶会更耗油。
4胎压保持适当水平。符合规定要求的胎压,可以降低油耗3.3个百分点。胎压过低,比较费油。
5暖机后再加速。引擎低温运转要比温度升高后运行更费油,所以刚启动时,应慢行几分钟等引擎热起来后,再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