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汽车知识
2022-06-22
355725
于对自己爱车的珍视,平时多踩几下油门都不舍得,更别说大脚油门拉转速了。也有甚者,油门不小心踩大了,转速直接到了红区,就担心会不会搞坏发动机?
今日小编就和车友来分享一下与“转速红区”有关的小芝士!
1什么是转速“红区”?
所谓的转速“红区”,就是仪表盘转速表末端刻度中被涂成红色的部分。
一般来说,每台车的转速红区是不一样的,红区的长度也不一致。
有的车从5000多转就开始进入红区了。有的车直到6000转甚至7000转才进入红区,甚至某些擅长拉高转速的性能车,红区“门槛”高达8000转以上。
一般来说,自动挡车型不大脚踩油门,发动机的转速保持在2000-3000转以内。而大脚踩油门时,会直接进入红区位置,也就是开到“红区”。
2为什么会有转速“红区”?
任何机器,都有工作极限。对于发动机来说,转速就是生命线,自然有一个极限。
发动机的转速极限,也就是红区的范围和上限,是由发动机材料的强度、活塞平均速度等诸多物理条件决定的。
转速“红区”,是工程师们为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而人为设定的转速上限。一旦转速突破上限,发动机就会强制断油,迫使转速重新下跌。
3开到“红区”真的就会伤车吗?
真的达到伤车水平,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用比较稀的机油,二是长时间开到转速红区。
通常来说,发动机的设计过程中都要进行可靠性试验,往往要在最高转速下跑100小时以上。所以,十几二十分钟的高转速,对于一台润滑良好的发动机来说,都是小问题。发动机、变速箱基本算是全车最耐用的部件了。
当然,长时间呆在红线区,对于发动机的寿命还是会有一些影响的。但偶尔大脚油门拉转速开快车,不但不会伤发动机,还能有效减缓积碳沉积。